(原创)真实的“红旗渠”

2021-11-03 16:32:02

奢侈品 http://www.intsms.com/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一个纪录片——红旗渠,里面有很多当年珍贵的影视资料以及介绍,对比一下现在央视播放的电视剧红旗渠,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很多方面就是在演戏,和当时的场景根本就对不上,并没有把当时林县修红旗渠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展示给观众,或许,这也是很多人给电视剧吐槽的一个原因吧。那么,当年真实的红旗渠又是什么样呢?下面,我就分几个方面来叙述一下吧。

1、红旗渠为什么出名。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是集全国之力修建的,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则仅仅是集林县之力修建的,可想而知,在当时的年代,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仅凭林县人民的双手,修建一条主干渠70公里长(如果加上分干渠和支渠大约有1500公里),削平1200多座山头,开凿200多个隧洞,架设150多座漕渡,修建建筑物12000多座,挖砌土石方2200多万立方,付出81人牺牲的代价,历时10年时间,林县的老百姓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这是什么?这就是红旗渠精神。

2、为何要修建红旗渠。可能我们都知道,林县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县,真是水贵如油,不用说灌溉农田,就是人喝水都成问题,甚至要跑到几公里之外拎水,因为缺水,当地人几天都不洗手、洗脸,这点电视剧中表述的是真实的。剧中水生娘因为把盛水的罐子打碎了,懊悔之余悬梁自尽,其实历史原型是林县有一个刚过门不久的媳妇,因为不小心弄翻了水桶,顿时感到羞愧难当,随后上吊自杀了,这是真事,足以看出水精贵到何等地步。杨贵在1954年开始担任林县县委书记,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刚开始也修了不少蓄水池和水库储存雨水,这在普通的年份还能解决一点问题,但到了1959年林县又遭遇了一场大旱,这些水池和水库都干了,也正是这场大旱,让杨贵觉得,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引水,于是才有了修建红旗渠的想法,并于1960年正式开始修建,所以,修红旗渠并不是杨贵刚一上任就决定修建,而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3、修红旗渠跨省引水,为什么山西方面那么顺利就同意了。林县属于河南省,红旗渠是从山西引浊漳河水,当时称作是引漳入林,但是山西方面却很快就同意了,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山西方面认为修红旗渠只不过是一条不出2立方的小水渠而已,对山西影响也不大,所以很快就同意了,等到红旗渠一期工程完工通水典礼那天,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一看这8米宽的红旗渠时,惊讶的对杨贵说:“你这哪是修条渠啊?这是修条河啊,你把我们漳河的水全引走了”。

4、林县哪来的粮食。林县不仅缺水,也是一个贫困县,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时,我们国家遇到灾害,粮食歉收,杨贵经过仔细调查,在向上级汇报亩产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平均亩产为114斤,可在当时受到大跃进的影响,很多县为了要成绩,谎报虚报,有的甚至报到亩产280斤,为此,杨贵受到上级部门领导的严厉批评,说他不务正业,导致粮食歉收,可杨贵没有认可政绩,依然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亩产114斤,这样一来,国家在林县征的粮就少了,反倒让林县的储备粮异常充实,达到了3千万斤储备粮,这也让林县后来修红旗渠有了底气,而那些谎报瞒报粮食亩产的县,由于被国家征集的多,在三年灾害的时候,却闹了粮荒,真是一种讽刺。所以,在整个三年灾害期间,虽然林县还修建红旗渠,修渠的民工每天1.5斤粮食(指的是原粮),尽管这些粮食也不够吃,也有吃野菜、树皮的现象,但林县的粮食并没出现缺口,储备粮始终不空,不得不说这是杨贵书记实事求是的功劳啊。

5、修红旗渠耗时10年,为何没有贪污的。林县修红旗渠正好赶上了大跃进和三年灾害,在当时,林县经手的钱就有上千万,这个数字在当时是很大的,但10年下来,却没有一个贪污钱的,也没有一个贪污粮食的,这很难得,据参加过修渠的人回忆,当时负责修渠的林县干部和普通的民工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宿舍,并且一样参加劳动,没有一个高特殊化的,他们即便是外出,也都尽量搭乘顺风车,而且从来不报销补助,干群关系非常融洽,大家都是一心修渠,从不把钱财看在眼里,这种思想境界放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思索。

6、红旗渠花钱为什么不多。红旗渠刚修建的时候,林县只有290万元,修红旗渠就是靠着这点家底起家的,等到红旗渠修完了,总投资为1.2亿多,其中国家投资了4千多万,其余近8千万是林县自己投资的,对于这样浩大的工程,花钱并不多,这主要是建设者处处精打细算,为了省钱,他们自己生产炸药、自己烧制石灰和水泥,这样一来,整个工程款就会省下很多,林县人的精打细算,把钱用到刀刃上,不铺张浪费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

7、红旗渠的质量如何。红旗渠于1969年修建完成,至今已有50多年了,没有发生一次泄漏、垮坝等事故,这是很难得的,要知道,当时修建红旗渠堤坝的时候,用的可不是水泥,而是石灰,是用石头和石灰砌起来的,然后用水泥勾的缝,因为水泥成本太高,即便如此,5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旗渠依然完好,没有出现修修补补,足见其质量,这即便是放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恐怕也很难做到吧,这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8、杨贵(电视剧中林捷的原型):杨贵生于1928年,1954年担任林县县委书记,1960年带领林县人民开始修红旗渠,是修红旗渠的倡导者和总策划人,他顶住各种压力,带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历时10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解决了林县缺水问题,受益于子孙万代,林县的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14斤,到后来达到了400多斤,后来杨贵享受国家正部级待遇,于2018年去世,享年90岁。

9、吴祖太(电视剧中吴念祖的原型)。他出生于1933年,是修建红旗渠的人中,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也是红旗渠的勘测和设计者,他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红旗渠的勘测数据,给修红旗渠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修红旗渠,他结婚只在家里住了4天就返回了红旗渠工地。其实,说到吴祖太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新婚返回工地没多久,他的妻子薄慧贞就因抢救横穿铁路的儿童而牺牲,吴念祖在妻子的牺牲地临时把妻子安葬,准备修完红旗渠后再把妻子的坟迁到家乡,可没多久,也就是1960年春天,工程在进行到王家庄隧道施工时,由于爆破隧道内出现裂缝,吴念祖前去检查的过程中出现塌方,当场牺牲,一起牺牲还有一个和他同往的医生,当时吴念祖年仅27岁。

10、任羊成(电视剧中石水生的原型)。生于1927年,红旗渠特等劳模,他在修建红旗渠时,是突击队的队长,突击队承担的都是一些危险性大的作业,为了排除险情,避免一些松动的石头脱落伤人,他经常带领突击队的队员用麻绳把自己吊在悬崖峭壁上除险,被大家誉为“飞虎神鹰”,有一次他除险时绳子磨断,掉落在了荆棘丛里,身上扎满了尖刺,可他不在乎。还有一回,他在清除石头时,有一块石头蹦到他的嘴上,把他的牙都打掉了三颗,他用钳子把牙连根拔掉,忍着疼痛坚持作业,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红旗渠的任何角落,在70年代,他多次陪同国家领导和国际友人参观红旗渠,可以说,他就是林县人心中的英雄。

11、路银。在电视剧中,由于勘测时测量仪器不够用,石水生向吴念祖提供了当地的一种土测量工具,而实际上,在修红旗渠时,真正制作这种土仪器的是一个叫路银的民工,他结合当地一种叫水鸭子的土法,制作了一种水平仪器,并亲自使用这种仪器给红旗渠搞测量工作,解决了工地上测量仪器不足的问题,也节省了大量的仪器购进资金,后来经专家鉴定,他制作的这种仪器,和现在的测量仪器在精度上完全一致,为此,路银也成为了修建红旗渠的一大功臣,也被人成为是“土技术员”。

12、感想。了解了真是的“红旗渠”,不免也让我们有所感想,我想,红旗渠的精神至少给了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

群众的积极性。据县委书记杨贵回忆,当时提出要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非常支持,大家的情绪非常高涨,以至于在1960年刚过完十五,林县人就顶着寒冷开始了修渠,群众的这种齐心协力,不怕苦、不自私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今天人学习的,用杨贵书记的话说,如果林县人民都不想出力、都不支持修渠,红旗渠是根本修不成的,修渠的功劳不是在于某个人,而是林县的人民,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这件事如果放到今天,肯定有些人会找各种借口,不想吃苦,只想渔翁得利,即便是报了名,恐怕也是出工不出力,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林县人以自己的切身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他们就是教给我们做人的一面镜子。

实事求是。县委书记杨贵在汇报粮食亩产时,能够实事求是,不谎报、不瞒报,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给林县人民攒下3千万斤储备粮,这些粮食不仅让修红旗渠有了底气,也让林县人民在三年灾害时,避免了无粮可吃,这才是一个党员的本色,这才是人民的好干部,好领导。相比今天,有的人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说假话,放空话,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喊口号,不办实事,真是相形见绌,如此之大的反差,我想有些人真的应该感到惭愧。

百年大计。红旗渠至今已有50多年了,而且还是用石灰砌的围堰,居然没有出事故,甚至连修修补补都没有,可见质量有多好,即便是在科技、机械、施工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让我们也修这样的红旗渠,要想做到这些都是很难的,想想我们身边,抢工期、抢速度,有的桥刚建好没几年就坍塌,甚至有的楼在建设中就倾倒,更有一些豆腐渣工程恐怕也不少见。百年大计,在林县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什么?这就是红旗渠的精神所在。

时光荏苒,当年修红旗渠的人,如今很多人都已经离世了,但他们留给我们的红旗渠,却像一座丰碑,屹立在我们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它不仅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也铭刻了林县人民的智慧和胆识,它所闪耀的红旗渠的精神,也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沿着红旗渠建设者足迹,踏踏实实的,走向明天!

2021年11月1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嵊泗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