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短视频新规来了,抖音追剧时代终结,影视解说UP主们要凉?

2021-12-18 09:50:51

高端四层自建房

文|张梦依

编辑|杨洁

制作影视剧作品混剪、解说、“鬼畜”视频的博主们,要“凉凉”了。曾经风行一时的“抖音追剧”,或许也将迎来终结。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以下简称《细则》),为各短视频平台一线审核人员提供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工作指引。值得注意的是,新版《细则》中明确规定,短视频平台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

早在今年4月时,短视频剪辑内容就掀起一轮影视剧版权的“维权”风暴,70多家影视传媒单位联合500多位艺人联合发布声明,抵制这类侵权行为。随后,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也发声表示,将整治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公众账号的侵权行为。

当时曾有短视频剪辑业内人士“吐苦水”称,其上传到中长视频平台上的内容经常被投诉侵权或者无法通过平台审核,已有不少行业人士正在谋求转型。而现在,这些“剪刀手”们,将面对更为严格的管理。

在版权“紧箍咒”的压力下,二次剪辑内容已经不再是长久发展之路。而快手、抖音和B站等中短视频平台早已发力原创内容,加大扶持微短剧内容,储备各自的短剧IP资源库,给予创作者更高流量权重和现金激励。在内容和流量的双重焦虑下,短剧或将成为短视频平台的下一个增长点。

“围剿”了短视频二创的爱优腾们,又将迎来和微短剧的战争,这一次它们能留住用户,解决盈利问题吗?

短视频最严新规出炉

近年来,“5分钟带你看完一部大片”、“10分钟复习完500分钟XX”等影视解说视频风靡全网,生产方多为短视频账号运营者。这些账号会对影视剧、电影的内容进行二次解说、点评,语言犀利幽默,表达方式轻松有趣,内容高潮连连,契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十分受到网友广泛欢迎。

(图源:B站截图)

财经网之前曾发布了一则用户调查,当问及“你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影视剧剪辑吗”时,3845名网友表示“实不相瞒,看了剪辑才会去看原作”,还有1077名网友称“我看的全是这种”,只有240名网友选择“不喜欢看这种,太快餐了”。

在雄厚的用户基础上,这类二次剪辑影视内容在短视频平台遍地开花。据媒体报道,抖音平台上粉丝百万的影视剧剪辑博主已超过100名。例如,其中的一位头部博主发布剪辑后的影视剧视频343个,点赞量已达到1.7亿,平均单个视频点赞量近50万。

有行业人士表示,这类影视剪辑账号的剪辑的目的是博人眼球获取流量,再进行商业变现。其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两种:接影视宣传的商单,一般一条报价从100元到上万元不等;其次是提供影视剪辑类培训,一般价格在399元-1000元不等。此外,影视自媒体还会获得平台的流量费,一般视频播放量达到1万,可以收入10元-20元。

但随着《细则》的出台,影视解说博主、短视频影视账号们赚钱的“好日子”要结束了。

在今年4月,长短视频平台的“维权风波”曝出时,就有影视博主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称,未来将考虑转型,目前短视频策划越来越难做,平台查得十分严,剪辑好后发不上去的情况越来越多,即使发出去了,也很难被推荐上热门,除非作者是MCN机构或者是拿到了授权。

对于《细则》的影响,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律师蒋保双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细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效力层级要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尤其是低于《著作权法》。而根据《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短视频剪辑影视内容,侵犯了原作品著作权中的汇编权。”

不过他也强调,实践中,目前还很少有著作权人维权;因为原著作被网上剪辑、传播进行汇编,实际上也进一步扩大了原作品的知名度和传播度,一定程度上对原著作权人有利。“如果原著作权人维权,一般只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按照违法所得标准进行赔偿。很多情况下,原著作权人维权的成本是要高于回报的。”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李潇律师则认为,短视频内容是否侵权,要看其剪辑是单纯地复制影视剧的片段,还是其中主要包含了短视频作者的有独创性的设计、编辑等工作成果,具体要依个案情况来进行判定。

但在影视行业人士看来,除了涉嫌侵权问题,影视二创视频对作品的内容价值也会造成伤害。“一些创作者在三五分钟内,将精彩剧情或结尾全都告诉观众,对于一些没有上映的作品,或者是没有引进版权的海外作品来说,是构成侵权的。另一方面,任何作品的内容表现都需要时间和过程才能表达故事本身的精神内容,但二次解说视频将原创作者、编辑、导演表达的思想全部删减,对原作品进行恶搞、低俗解说,以博人眼球,追逐流量;在这一过程中,作品原有的价值和内容都被更改了。”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表示。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抖音追剧”和影视解说账号之所以会火爆,主要是由于现有的很多影视作品质量平平,不值得用户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会员费观看。一位微博网友评论称,现在很多电视剧“又臭又长、营销稿满天飞,除了粉丝根本没什么人看,有些二创博主剪辑一些片段,加点自己的吐槽和幽默段子,做成短视频集锦后,还能看个乐。我们以后也不知道,看惯了剪辑二创的观众们是否会为平台上的剧集买单”。

还有网友留言称,如果现在影视剧仍然“没水准”,现在又连短视频剪辑也没得看,“那平台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长视频“流血”不止,短视频二创是元凶吗?

二创的短视频“泛滥”,带来的另一大影响是,不少网友们逐渐习惯了通过抖音、快手以及B站等平台观看影视内容。

(图源:抖音截图)

长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争夺”早已开始。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将增至8.09亿,短视频覆盖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广泛,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超级流量入口;其受访用户最常使用短视频平台排名中,抖音以45.2%的占比排名第一。

短视频追剧的盛行,无疑对长视频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和用户使用时长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为此,长视频平台在今年上半年集体掀起“版权大战”。4月9日,53家影视公司,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五大长视频平台以及15家影视行业协会发出联合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并称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的法律维权行动。

4月23日,70多家影视传媒单位联合500多位艺人再次联合发布声明。随后,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也先后发声表示将整治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公众账号的侵权行为。

在今年6月3日举办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长视频平台的高管们纷纷发声痛批判短视频盗版、侵权现象。爱奇艺CEO龚宇表示:“长久以来,这种对长视频内容的拆解式速看,既侵犯了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又消解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不仅打击了头部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更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行业的长期发展,最终导致用户、创作者、影视从业者、平台等多方利益受损。”

阿里文娱总裁、优酷总裁樊路远则表示,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爱优腾三家长视频平台想要实现盈利,已经不是“指日可待”,而是“痴心妄想”。

在线长视频市场早就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可没有一家巨头能够解决盈利难题。阿里在截至2020年12月份的季度财报中曾表示,“本季度,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的经调整EBITA亏损同比收窄,亦是亏损”,变相承认了优酷亏损的现状,而腾讯2019年财报显示,腾讯视频在2019年全年亏损近30亿元。

爱奇艺近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其亏损已经扩大至17亿元;付费用户数1.036亿,同比下降1.15%。而在过去4年时间里,公司累计亏损300亿元,其中2020年的亏损数额达到70.38亿元。

但短视频二次剪辑“泛滥”现象停止,就能解决长视频平台的“盈利难”问题吗?长视频平台为何无法留住用户?此前,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曾坦言,切条搬运式短视频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长视频内容“注水”,包括高热剧集在内,市场上对其节奏太慢、剧情拖沓、注水戏太多的质疑持续存在,用户已经习惯倍速看剧,对注水作品不再买单,这些都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向凯认为,“长视频平台的影视剧创作以流量为导向,在选择剧本时,倾向于选择流量巨大、受众基础好的网络小说,但这些网络小说的内容质量和它的流量并不匹配,长视频平台选择改编这些小说时就进入了误区。而在选择导演和艺人等各个环节时,不少长视频平台同样以流量为导向,最终作品内容质量不高,观众不愿意为此付费。无论是巨额亏损,还是观众的不满,都是长视频平台为流量至上生产模式付出的代价。”

对长视频来说,维护版权固然很重要,但以内容为导向,创造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短视频二创时代终结,短剧会成未来风口?

二次剪辑内容受制于版权和监管的同时,短视频平台们已经开始发力原创短视频内容。2019年8月时,快手就上线了“快手小剧场”,随后快手短剧与米读小说形成独家合作,储存了大量短剧IP资源库。2020年12月,快手推出“星芒计划”,宣布打造1000部独家精品剧,并进一步加大影视制作方流量分账力度。

(图源:抖音截图)

抖音也在加大投入,扶持平台原创影视内容。抖音于今年6月上线了抖音短剧“新番计划”2.0版本,给予创作者流量权重和现金激励。此外,据媒体报道,抖音还计划将短剧作为一个单独的一级出口,放置在首页上,进一步提高短剧在抖音生态中的战略地位。

B站在布局微短剧方面同样不遗余力。2017年时,B站就和影视制作公司兔狲文化合作了微短剧《不思异》系列,今年5月,B站还入股投资了该公司。行业人士透露称,B站正在持续推进微短剧相关内容。

快节奏、爽点密集的微短剧,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今年快手推出的甜宠微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播放量已超过9.2亿,大有“出圈”迹象,据《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4月,快手短剧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1亿,半年增幅8%。今年以来,快手和抖音还相继上线了短剧付费模式,探索短剧的商业变现路径。

原创微短剧,或许正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嵊泗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