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查了查,日本小学教科书的插图,原来这么“丑”

2022-08-17 20:24:01

北大人民 建档 https://www.xiaomaiyunbao.com/

最近的插画事件引发了我的好奇,我想看看日本教材的插画如何。

毕竟看得多了才会有对比。否则若是冤枉了出版社,岂不是犯了大罪让人承受了不白之冤。

结果我到网上一搜,立刻“惊为天人”。

虽然我对日本这个国家没什么好感,但不得不说,这些课本上的图画确实很漂亮。

这才是能启迪孩子们的智慧,点亮孩子们内心艺术火种的美术作品啊!

教材封面之别

这是日本小学二年级的教材封面。

构图简单温馨,让人心中莫名产生一种美好安宁的感觉。

画面内容充满着童趣的想象与美好,人物的姿态面容也带有着孩子的纯真美好。

这也是二年级的教材封面。

以动物为主题,构图同样让人觉得美好安宁。孩子们依偎在动物身边,探索着奇妙的动物,开拓眼界的同时,也植入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是四年级的教材封面。

这种美术作品是不是令人感到神清舒爽。

温馨的构图与画面。

还植入了日本的特色——樱花。

这是不是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可以将各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进入图画当中。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另一版的教材封面。(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的,不过图画看起来很不错)

以上这些,都是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日本人,给自己的下一代创作的教材封面。

若是在信息封闭的旧社会,没有对比或许就没有牢骚。因为我们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的,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出了错也不能埋怨人家。

但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几乎快到了瞬间就能传遍整个世界的程度。而直到现在,我们才发现了我们的教材封面是这样的。

里面的插图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小朋友的形象是这样的

而有些人则是这样评价这些插图的

甚至还在批评人民大众的审美。似乎只有某一部分人才能欣赏“丑”,似乎只有形象上的“丑”,才是所谓的艺术。按照他们的说法,日本教科书上的那些插图一定是“丑”的了。

也有人急忙出来辟谣。

甚至开始“胡言乱语”

魑魅魍魉纷纷现身,好一幅“百鬼夜行”图。

个人以为,教材的作用就是用来给孩子传递正确的美学观、价值观的。

美好温暖的美术作品,能够让孩子接触到健康积极的影响,产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而丑恶的夹杂着险恶用心的美术作品,对孩子们的审美记忆价值观,都是一种慢性的“摧残”与歪曲。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对手在想方设法用最好的营养品,来哺育他们的下一代;我认为我们不应当落后,更不应当“开倒车”。

如果还有人觉得这些教材的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个性化的“审美”“审丑”问题,那么对比一下日本国内的教材,或许我们也可以用这样“庸俗”的美,来培养我们的学生。至于那些习惯于欣赏“丑”的,试图以丑为美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人,我以为他们别有用心的、费尽心机的构建的“皇帝新衣”,终究会被“孩子”所戳破。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嵊泗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