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 17:27:02
“你的眼里只有你的女神,哪里还有我这个妻子?”妻子无奈抱怨。看着丈夫因为痴恋“女神”而憔悴的脸、花白的头发,她心疼极了。到底是什么女神,居然让丈夫这么沉迷?
这位丈夫就是知名作曲家印青,他曾创作出《天路》、《走进新时代》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一生与音乐为伍,时刻把音乐放在第一位。妻子戏称丈夫是与“音乐女神”结了婚,她这个妻子还得往后站一站。幸运的是,这是一位好妻子。不仅给印青守住了家,还培养出了一个优秀作曲家女儿,令其继承父志。如果没有妻子的包容,守好家的大后方,印青还能事业有成吗?
1954年,印青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母皆是文工团的文艺兵。家藏700多张珍贵的黑胶唱片,印青就是在浓烈的音乐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他对音乐的爱,如痴如醉,曾创下连续三天就创作一部作品的纪录,每天仅睡4-5小时。印青将自己对音乐的爱带入到了工作中。
受父母影响,他早早参了军,刚开始在部队的演出队中担任小提琴手。做着热爱的工作,印青开心极了,但后来演出队解散了,而他也被分配到一个和音乐毫不相关的岗位。在部队里,训练是十分辛苦的。尽管如此,印青都坚持在早训前早起两小时,对着空旷的营地拉响他心爱的小提琴。夜深人静,当大家都休息了的时候,印青借着煤油灯的光,学习作曲和和声。
每当外出训练时,他还要带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和音乐相关的书。这无疑加重了负担,但他却乐此不疲。在高强度的训练下,如此少眠的作息他竟然坚持下来了。他第一首创作的歌曲以自己的职业为背景,取名为《我是一个架线兵》。也正是因为这首歌,让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
缘分很奇妙,本来痴迷于音乐的他根本无心找对象,一心扑在了创作中。但爱情一旦来临,谁也挡不住。部队的一位舞蹈文艺女兵倾慕于他的才华,多次合作后,女兵仰慕他的才华。印青对音乐的执着让她觉得此人一定很专一,出于爱慕,这位女兵主动和印青示好。
“我这一辈子和音乐为伍,可能会忽略你的感受。”印青直接对对方坦白道。女兵沉默了一阵,最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你追你的音乐去,家里有我,我会一直支持你的工作。”婚后,印青也确实正如妻子想象的一样,对感情十分专一。但排在感情前面的,依旧还是他挚爱的音乐。而她也正如自己承诺的一样,能够一直支持丈夫的创作事业。
很快,印青迎来了自己音乐生涯的第一个小高潮,成立了北斗星乐队。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爱情结晶也出生了。女儿呱呱坠地的那天,印青感动得哭了,或许也是因为愧疚吧。他沉醉于音乐,不代表他不懂感情,他深知女儿的出生会让妻子付出更大的代价。
果然,为了照顾女儿,为了不给印青拖后腿,他的妻子做出了牺牲,终止了自己所热爱的舞蹈事业。“你放心去写你的音乐,我说过的话不会食言。”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为之付出的女人。妻子对自己的付出,印青一直牢记于心。有了妻子守在家的大后方,印青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创作上。随后,一首首经典作品诞生。
妻子带着女儿去部队看望印青,聚少离多,使得女儿对他并不熟悉,一张小脸怯生生的。但她知道,“我的爸爸是作曲家,我以后也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小小的她或许并不知道什么是作曲家,她的心里种下了这么一颗种子。稍稍长大,女儿印倩文渐渐理解了作曲家的含义。只要妻子和女儿在身边,他就会经常和母女俩分享自己创作的歌曲。经典老歌《走进新时代》的创作过程,就有妻女的参与。
凌晨三点,妻子和女儿被印青从睡梦中叫醒,看着对方兴奋的神情,他们并没有扫兴。“是不是又有新曲子了?”“对,我现在就唱给你们听。”一曲结束,女儿打了一个哈欠,妻子也没有太大的反应,这让印青感到失望。看来,这首歌并没有打动他们。妻女就是他最好的观众,他决定再改改,改到让“观众”满意为止。于是他继续奋斗着,直到天亮,他又把妻女叫醒。
当旋律再一次响起的时候,女儿说她看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这是春天的故事啊,正如歌词中唱的:“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爸爸,我知道什么是作曲了,我以后也要当作曲家!”女儿的话让印青一时愣住,他一直忙于创作,其实经常缺席女儿的成长。听到女儿这么说,他的心里五味杂陈,“创作这条路很辛苦。”“不,我不怕吃苦!”女儿的坚定让印青湿了眼眶,他仿佛从女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转头看向妻子,充满感激,“谢谢你,女儿懂事了。”印青当然知道,妻子的付出不是一声谢谢能够诠释得了的。“我们说好的,你负责创作,我负责守家。”两人就这么默契地分工着。
因长期久坐创作,印青的腰椎出现了严重的职业病。妻子专门去学了按摩的手法,只要有时间,她就会给印青按摩。印青父母的年岁也渐渐大了,照顾父母的重担都落在妻子的身上,但她却毫无怨言。2001年,父母相继去世对印青的打击很大,工作繁忙的他无法尽孝于床前。是妻子,替他尽了孝道,他对妻女的愧疚更深了。
印青创作了《天路》后,这首歌马上火遍大江南北。春晚选中这首歌,要找人演唱。韩红执着地联系印青,“印老师,我奶奶特别喜欢这首歌,她生病了,我想在春晚的舞台上唱给她听。”印青大受感动,或许是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对有孝心而且又有实力的韩红印象深刻。最终他拍板这首歌由韩红演唱,成为韩红经典名曲之一。印青的实力,毋庸置疑!
当然,他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在作曲圈子里,父女齐上阵的现象是很少的。女儿印倩文在妻子的教育下,即使父亲较少陪伴,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作曲。2006年,印倩文考上中国音乐学院,在作曲系研读。有父亲榜样在前,印倩文憋着一股劲儿,势要混出一个名堂来。她继承了父亲的作曲才华,屡出佳作。每每提到女儿,印青都非常的骄傲,骄傲过后,就是自责。女儿的成长过程,他多次缺席,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女儿,妻子的功劳是最大的。
如今,印青已经68岁高龄了,多年久坐创作积累下来的病灶越来越严重,但他还是奋斗在创作的一线。今年2月份,印青参加了《百花迎春》晚会。在晚会中,他和大家讲述了《如何造就新时代文艺精品》,总结自己多年以来的经验。他表示,自己还会继续创作,音乐,将伴随他的一生。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同样强大的女人!如果没有妻子的支持,他是否还能取得如此成就?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