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16:38:01
【导语】
5月中旬,原糖期货低位反弹,主力合约从18.3美分/磅最高涨至20美分一线,涨幅达到9%,此波上涨除了商品市场人气有所改善之外,市场人士对食糖主产国供应的担忧也推动糖价走高。
关键词:供应、甘蔗制糖比、干旱、进口成本
原糖期货上涨抬高进口成本
截至5月25日,原糖期货主力合约收于19.68美分/磅,较5月10日的18.54美分/磅上涨6.1%,对应配额外50%关税原糖进口加工成本在6700元/吨左右,国内加工糖厂的主流价格在6100-6150元/吨,配额外进口持续亏损状态。近段时间,食糖主产国的相关利多消息不断,激发市场看涨情绪,原糖期货在此推动下接连上涨。
生物乙醇利润驱动甘蔗制糖比同比下降
4月份巴西已经开始新榨季的食糖生产工作,虽然干旱天气缓解,市场预期巴西2022/23榨季甘蔗产量将小幅增加,但油价高位使得巴西乙醇的竞争力增强,目前巴西含水乙醇折糖价在20美分/磅左右,4月份巴西含水乙醇折糖价一度达到24美分/磅。乙醇价格的提升,使得巴西糖厂倾向于用更多的甘蔗来生产乙醇。Unica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2022/23榨季巴西中南部累计压榨甘蔗2911万吨,同比减少35.8%;累计产糖106.6万吨,同比减少50.6%;累计生产乙醇14.9亿公升,同比降低26.9%;平均制糖比例35.4%,同比降低7.3个百分点。其中截至4月底巴西中南部已经有180家糖厂开榨,同比减少27家。
国外各大机构普遍对2022/23榨季巴西中南部的甘蔗制糖比持下调预估,因巴西汽油价格维持高位,糖厂生产乙醇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2021/22榨季巴西中南部甘蔗制糖比在45%左右,2022/23榨季预计降至42%-44%,按照往年历史数据,一般1个百分点的变动对应80万吨左右的食糖产量变化。
印度方面本月18日也出台了关于燃料乙醇比例执行方面的政策,将燃料公司必须将汽油中乙醇比例从2030年提高到20%的实现目标提前到2025年的日期。ISMA表示,如果不转向乙醇生产,本榨季印度糖产量预计同比增加581万吨,不过考虑到乙醇生产的转换后,预计本榨季实际糖产量同比增加441万吨左右。
极端天气增加下榨季产量的不确定性
目前印度正遭遇创纪录的高温天气,作为全球前两大食糖主产国之一,2021/22榨季糖产量预计将达到3500万吨左右,较上榨季增长17%左右。印度甘蔗和食糖产量变化对天气因素的相应十分明显,曾因2019/20榨季干旱天气影响,糖产量减少12%左右降至2900万吨。
本榨季印度食糖生产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截至5月15日,印度累计产糖3488万吨,同比增加14.5%,还有116家左右的糖厂尚未收榨。高温天气对本榨季的食糖生产工作暂时影响不大,不过5月份印度夏季作物播种陆续进行,若高温干旱天气持续,对2022/23榨季的糖产量将有一定不利影响,将会增加全球食糖供应的不确定性。
限制食糖出口措施加剧供应担忧
5月24日印度贸易署正式宣布对食糖进行出口限制,消息落地后,ICE原糖期货涨0.05%,ICE白糖期货涨0.98%。不过由于本次印度出口上限的设置远高于其国内预期,所以在供应形势上仍缺乏实质性影响,而更多表现为市场担忧情绪的上升。而且此前印度方面就有限制食糖出口的消息流出,也引发了当时原糖期货盘中涨至20美分/磅左右的高位。
另外,5月9日巴基斯坦宣布全面禁止食糖出口,以避免国内价格过快上涨的现象。2021/22年度巴基斯坦糖产量750万吨左右,占全球总产量的3%;2021年巴基斯坦食糖出口量仅为5万吨,在全球总出口量中占比极小。虽然巴基斯坦食糖出口量不大,但限制出口的政策更多在于影响市场人士心态。限制食糖出口措施叠加高油价带动下的制糖比下降,全球食糖从供给能力和贸易量方面的预期都将趋于减少,或对后市的国际糖价起到不容小觑的影响。
原糖重心上移支撑国内白糖价格
伴随近期原糖期货重回20美分,国内白糖市场也迎来一波上涨,目前郑糖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涨至6000元/吨,广西市场现货价格在5900-5950元/吨,分别较5月中旬上涨3.1%和2.1%。原糖期货走强直接抬高进口成本,配额外进口亏损降低国内进口积极性,截至4月份,2021/22榨季中国累计进口糖320万吨,同比减少73万吨。
国内食糖生产工作进入尾声,减产事实基本明朗,进口量同比下降,随着糖厂库存陆续消耗,需求也存在回暖预期,尤其夏季冷饮消费将有一定带动,在原糖期货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国内白糖价格下方支撑较强,中长期偏乐观看待。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