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李宗仁为了回国,捐赠一批赝品文物给国家,毛泽东:这是好事

2022-12-27 16:41:01

白癜风论坛

前言

李宗仁是个相当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既然是国民党内的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内的势力可以和蒋介石分庭抗礼;他也是一个爱国将领,在抗日战争中血战台儿庄,立下汗马功劳。一生中身份不断转换,所在阵营也不断转换,创造了传奇的一生。

1949年,蒋介石深知国民党在大陆的战局大势已去,将总统的职位甩给李宗仁,自己却暗暗为逃往台湾做准备。李宗仁接手了国民党的烂摊子,提出“南北分治”谈判方案,但未能如愿。

解放战争后期,李宗仁率领嫡系军队惨败,大陆肯定是不能待,他也不敢待。他和蒋介石又素有嫌隙,大陆没有容身之地,台湾也不是什么好去处。最终只能灰溜溜地去了美国避难。

李宗仁和蒋介石复杂的人际关系

李宗仁是广西桂林人,军阀混战时期,是桂系军阀的首领,在中国南部很有势力。李宗仁刚和蒋介石认识的时候,是两人的蜜月期,两个人还结拜为异性兄弟。

北伐战争时期,两人还是同盟,党内的物资短缺,作战十分艰难。蒋介石自己嫡系的军队日子也很不好过,但在危难关头,他依旧给李宗仁拨了军款和武器。这段时间两人还亲热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然而随着两人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就逐渐出现矛盾,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实际上蒋介石的势力和李宗仁的势力是分庭抗礼的,但由于蒋介石更有政治手腕,而且出手狠辣,才能压李宗仁一头。

李宗仁不甘心屈居国民党内的二把手,时时刻刻寻找时机,有意取代蒋介石成为总统。于是两人的关系就复杂起来,一旦有了利益的拉扯,再好的关系和情感都如泡沫一般,一戳就破。而且蒋介石先后三次被逼下野(下野:暂时辞官隐退的意思)。

1927年,蒋介石在徐州战役中失利,李宗仁把握时机向蒋介石逼宫,蒋介石被迫第一次下野。紧接着,李宗仁又率领桂系军队夺下武汉的控制权,瞬间提高了桂系军阀在全中国的名声,他自己的势力也有所加强。

不过这次蒋介石下野的时间不长,蒋介石暗中整顿自己的队伍,很快卷土重来,重新掌握国民党大权,李宗仁被打压。

1929年,国民党内部爆发了轰动一时的蒋桂战争,蒋介石的队伍和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军阀大战一场。结果桂系军阀惨败,李宗仁灰溜溜地带着残余部队逃回了广西。

这一次蒋介石是动了真火气,蒋桂战争结束后,快刀斩乱麻,直接开除了李宗仁的国民党党籍,并免除了李宗仁在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

不过当时国内社会环境混乱,蒋介石并不能一手遮天,李宗仁在广西还是地头蛇,并私自重新组建了护国救党军队,在地方上还是土皇帝。

1940年,李宗仁联合冯玉祥(西北军阀)、阎锡山(晋系军阀、山西军阀)等反蒋军阀,与蒋介石展开中原决战。这次依旧没能取得成功,李宗仁再次退回广西等待下一次时机。

很快李宗仁就等到一个绝佳的机会,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竟然提出并实施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犯了众怒。李宗仁立马带头给蒋介石施压,于是蒋介石被迫第二次下野。

李宗仁也趁着这次机会,恢复了在国民党的军衔和职务。紧接着李宗仁就带着自己的嫡系军队北上抗日,在抗日战争中,李宗仁屡创佳绩,取得了非常多的胜利。台儿庄战役就是李宗仁指挥的,那一胜真正意义上的让全中国都知道了李宗仁的名字。

眼看着李宗仁在抗日战争中势力越来大,蒋介石心中焦急,但由于抗战这样的特殊时期,他明面上又不能出手,就只好暗戳戳的打压桂系军阀。桂系军阀的官职在国民党内部大多不高,一直受到诸多限制。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很快拉开序幕,这时候美国不满蒋介石不听话,寓意扶持李宗仁和蒋介石打擂台,李宗仁就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副总统。然而一众国民党军官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蒋介石有了退意。

1949年蒋介石将国民党的烂摊子丢给李宗仁,任命李宗仁为国民政府代理总统,自己则跑到了台湾,这就是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了。李宗仁上任后立马向共产党提出和谈,毛主席也拿出诚意同意了和谈。

但在谈判上,李宗仁无理提出“南北分治”“划江而治”的要求,最终和谈只能以失败告终。李宗仁谈不成,恼羞成怒,扬言:“谈不成就打,我们还有百万大军,谁怕谁!”

要论打仗,李宗仁的嫡系桂军战斗力确实比蒋介石的嫡系军队强一些,但要和解放军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并取得胜利,李宗仁不得不逃往美国。

李宗仁的回国之路

李宗仁到了美国之后,日子并不好过。他在中国过了大半辈子,早就习惯了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美国又语言不通,生活处处都感觉别扭。他也想过去台湾,但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并不是好的选择。

1954年,蒋介石罢免了李宗仁在国民党的职务,李宗仁失去了收入来源,靠吃老本过日子,在美国的生活越发不顺心了。1958年,李宗仁写信给他的老朋友程思远(早期在国民党任职,1949年辞职移居香港,成为无党派人士),信中提到保存着一批文物,希望能献给祖国。

这一年程思远的女儿恰巧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也曾提起过李宗仁在美国的情况,还和父亲说:“李先生在美国住的不习惯,总想落叶归根,回国来。”

1959年10月,程思远去北京办公,见到了周恩来,并谈起李宗仁在美国的情况,以及想献宝回国的遗愿。周恩来对此表示了赞许和认同。

程思远从北京回到香港之后,给李宗仁写信说明了周总理的态度,李宗仁便托人将自己收藏的一些文物送到了香港,并附上一封信,信中说,这些文物是自己花了11万多美元购买的。

程思远收到李宗仁托运来的文物之后,立刻报告给周恩来。这批文物就又从香港被运到了北京,送到故宫博物院进行鉴别。

经过一众专家的鉴别,竟然发现这批文物中大部分字画都是赝品,估价总共也就值3000美元左右。负责人将事情报告给周总理,周总理也大感意外,毕竟3000美元和11万美元差距悬殊,可不能随便开玩笑。

周恩来反复思考,认为李宗仁身份特殊,可以先给他3万美元以示友好,并将事情和毛泽东说明。

毛泽东听了这么个故事哈哈大笑,亲热幽默地说:“恩来呀,这是好事呀,我们统战工作要讲策略,他说11万多,就给他12万!这叫‘投石问路’嘛!”

事情就按照毛泽东的办法解决,毛泽东让财政部从国库中拿12万美元出来。周恩来听了毛泽东的话也明白过来,他写信给程思远说明:“李先生的藏画,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赝品。但李先生一番爱国情怀,政府便送他一笔赴欧洲的旅费,以壮行色。”(从美国回国,一般都需要绕道欧洲。)

这12万美元就以现金的方式送到了李宗仁手中,没经过任何外人,更没经过银行。李宗仁收到这笔现金之后,十分激动,大赞:“共产党不简单,是识货的。”

毛主席对待赝品的处理方式,巧妙又智慧,得到了李宗仁极大的好感,增加了李宗仁回国的期盼和信心。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李宗仁越发思想故土,不断向国内发出暗示。

1963年,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了李宗仁。在被问到如何看待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时候,李宗仁感慨颇深,聊了非常多。他先是肯定了共产党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蒋介石说我是一个共产党,但众所周知我不是共产党,我甚至也没那么喜欢共产党,但我不否认共产党为中国所作的事情。”

接着李宗仁又称赞如今中国的发展:“我确实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我不能不说实话,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组织的这样好,我怎么能抹杀事实呢?”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祖国的强大更令李宗仁欢欣鼓舞,他越发坚定了回国之心,并诚挚地发出感叹:“我离开中国的时候,国内连造一辆自行车都困难,现在不过十几年,已经能造原子弹了,发展速度真是惊人!”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一向宽仁,更何况李宗仁抗日时期贡献良多,共产党也乐于促成李宗仁回国。但蒋介石和国民党并不乐见这样,甚至暗中阻止李宗仁回国,甚至下令保密局组织暗杀计划,在李宗仁转机的几个地点埋伏。

所幸周恩来也安排了对李宗仁夫妇的保护,1965年7月18日,李宗仁夫妇乘坐一架波音客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值得一提的是,程思远这次也跟着李宗仁同行。又转机上海,再乘坐专机抵达北京。

到达北京机场后,李宗仁夫妇受到了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带着一批领导人专程来迎接,气氛相当热烈。走下飞机的李宗仁相当激动,脸上全是喜悦之情,先和周总理来了个拥抱,接着和其他人一一握手。

在机场,李宗仁面向媒体,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毅然从海外回国,我本人尤为兴奋,期望以后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国家有所贡献。......期盼海外有人趁时奋起,拥护祖国,幡然归来,犹未为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嵊泗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