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17:27:17
李斌 https://m.fh21.com.cn/doctor/1212306/
近日,苍山景区,游客从每天100人升到了10000人,索道外面排起好几百米的长队,上山排队两小时,下山排队一小时。本地人表示:抢不到早饭,打车打不到,买奶茶买不到,都不敢出去吃饭,生怕排不到……
你能想象吗?疫情前空荡荡的大理,现如今是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尤其是苍山洱海更是如此。
一位在苍山景区做志愿者的朋友说起:最近,游客从每天一百人飙升到了一万人,索道外面排起好几百米的长队,上山排队两小时,下山排队一小时。
来大理感受“风花雪月”的游客,怎能少得了浪漫呢?特别是洱海的龙龛码头,一到附近,眼前全是提着白婚纱的新人,从清晨到晚上,总有人在这里取景拍照,早上拍日出,天黑了放烟花,码头似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如果你来到洱海边,一定会对网红打卡地“S弯”很熟悉。弯道左边是洱海,右边有一座白色的房子,游客站过去拍照,有一种小清新、日系的氛围。这些天,弯道上永远站满了人,还有游客吐槽:“全是人,找不到弯在哪儿。”在社交平台上搜索“S弯”,点赞最高的帖子是:如何把弯道背景上的其他游客抠掉。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流,也让一些大理本地人有些崩溃了。“救救我,我一个本地人抢不到早饭。”“打车打不到,买奶茶买不到,我都不敢出去吃饭,生怕排不到,那天去大理古城,差点给我挤沟里”。为了防止拥堵,本地人甚至主动放弃了开车和打车,改骑电动车出门。
云南疫情平稳后,当地的旅游经济正在复苏:整个7月,大理预计接待超600万游客;2022年上半年,云南共接待游客3.59亿人,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89.8%。
对于游客而言,终于可以去七彩云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毕竟好久没有感受诗与远方了;
对于当地经营者来说,景区、民宿、餐厅有了人气,也就意味着有收入进来了;
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也许热闹的劲头儿有些让人无所适从,但是这样的烟火气还是无法抗拒的了的;
对于当地来说,由旅游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复苏与发展也是令人可喜的,似乎一切都有了盼头。
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夏天,全中国几乎有一半的人去了云南,这其中几乎一半的人去了大理。
可能是讨论、研判后疫情时代国内市场韧性和恢复能力及速度的最有价值的物料吧。
近一段时间,本土疫情没有实现保持一长段时间的零出现,这是事实。而现在,作为大理这样的老牌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的中坚消费力量基本都已经去过了——能如此火爆,说明:
居民们正在渐渐摸索出“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保护之下”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方式。而且所涉及到的“生活秩序”也已经从最基础的:正常工作、正常学习、日常外出就餐、娱乐,过渡到了长线旅游。
这也正是“面对疫情对生活的影响,由社会治理层面拿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保障社会面动态清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吧。
其实所谓战胜疫情,最终是要体现在:对生活的信心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了保障、让疫情对生活的影响尽量降低、所产生的影响能尽快恢复。
长线旅游,正是对生活的兴致和信心的体现。而近期被游客挤满的不止大理、苍山洱海,全国很多旅游地都是这样的情形。这是对生活满怀信心也好,对自己的鼓励也好,都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活力的最直观的呈现。